高温来袭!这几类人很危险,速看防护指南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

高温对健康有哪些危害?

1.直接伤害:中暑按其临床症状的轻重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中暑,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、热痉挛和热衰竭。对于热射病患者,未及时治疗,其病死率可达14%—65%。

2.加重慢性病:心血管系统血液黏稠度增加,气温每升1℃,心血管死亡率增2.1%;温度超35℃,脑中风发生率较平时增66%;呼吸系统高温+臭氧污染,哮喘发作风险倍增;肾脏脱水导致急性肾损伤,尤其是肾病患者;神经系统认知功能下降,老年痴呆症状可能加重。

3.间接影响:睡眠障碍、情绪烦躁、工作效率下降。

哪些人尤其要注意?

1.老年人:身体调节能力下降,出汗减少,容易中暑。

2.慢性病患者: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呼吸道疾病患者,高温可能加重病情。

3.户外工作者:如建筑工人、快递员等,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,长时间暴晒+高强度劳动,极易发生“劳力型热射病”。

4.孕妇和儿童:体温调节功能较弱,容易中暑。

5.独居者: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帮助。

科学防暑指南

1.减少高温暴露

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外出,更不要进行剧烈运动。在太阳直射下,体感温度可能会比实际温度高出10-15℃。每天在凉爽的地方休息2-3小时,能有效缓解身体的闷热感。

2.保持室内凉爽

白天关闭窗户,并用窗帘或百叶窗遮挡阳光,减少热量进入。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时,可打开窗户,降低室温。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电子设备,减少运行时产生的热量。

“冷知识”:

使用电扇有讲究,只有当温度低于40℃时,电扇才能起到降温作用;当温度高于40℃时,电扇反而会让身体感觉更热。

使用空调时设置温度27℃,同时打开电扇,这样能让人感觉温度下降了4℃左右,还能节省高达70%的制冷电费。

3.维持身体舒适状态

选择轻便、宽松的衣物和床单,有助于身体散热。

冲凉或泡凉水澡,能快速降低身体温度。也可以用湿布、喷雾或湿的轻薄衣物湿润皮肤,保持皮肤湿润。

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,每小时喝1杯水,每天至少喝2-3升水,避免身体缺水。

特殊人群保护

1.儿童防暑安全提示

夏季高温时,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,密闭空间温度短时间可升至危险水平。外出应避开正午时段,选择阴凉处活动,并给儿童穿戴透气衣物、遮阳帽和防晒霜。使用婴儿推车时,避免用厚织物遮盖,可用湿布搭配小风扇散热。

2.特殊人群关怀提醒

请定期联系65岁以上老人、慢性病患者、残障人士及独居者,确认其身体状况和防暑措施是否到位,发现不适及时协助。

本文节选自科普中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

免责声明:
(一)泉州科协网站以向公众开展公益科学普及为宗旨,无任何商业目的;
(二)凡本服务注明“来源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网页内容,其版权均属于原网或归属权利人。
(三)泉州科协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文章仅代表作者主观意见。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或下载使用,必须注明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,请及时联系我们;
(四)泉州科协网站的内容可能会使用来源于互联网的部分素材、元素,如果您对相关内容的版权问题存有异议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。

工作动态